书画群欢迎您! 登录 | 注册 加入收藏 | 设为首页
网站首页 | 艺术快讯 | 作品展厅 | 艺术家 | 自由大厅 | 展览快讯 | 字画培训 | 会员中心 | 关于书画群 | 信息发布
 
艺术聚焦 /
山水画不是风景画,是什么?
来源:中国书画群    发布时间:2015-11-08    浏览量:2720

任何艺术门类,都是在继承中求发展,逐渐创造个人的风格面貌,风格是逐步自然而然形成的,不可急功近利。盲目创新的观点,不知误导了多少人,我也身受其害,由于急功近利思想作怪,不能更扎实深入的研究传统,荒废了不少时间,直到知天命之年才大彻大悟。克服浮躁心态,遵循艺术规律,用尊崇的心态研究传统,用诗人的眼睛去观察生活,用自己的艺术观念去理解创作。

  山水画不是风景画,山水画不是摹写大自然,山水画更不可画照片,一幅好的山水画作品,既要有传统笔墨神韵又要与现代审美结合。现代画家要尽可能与古典优秀作品对话,只有能够较好的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,才有能力把握作品的格调及品位之高下。古人云:不可求脱太早,更不可作茧自缚。学问之事,只可厚积薄发,不可能薄积厚发,豆芽菜长不成大树,大器晚成者,都是厚积之结果,否则可染先生不会说:“下最大的功力打进去,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”打进去难,打出来更难,只能做老实人,办老实事方可奏效。

  艺术创作,即人类情感之表现,绘画艺术之功能自古主张,扬正气,助人伦,益世风,使人观之,导引人们于真、善、美之途。故高雅之艺术,多蕴籍之妙,有旷世之概,悬壁以对,启人以高尚之美感。提升心灵之向上,发人之浩气,怡人之悠然。忘现实之烦闷,调剂社会之恶浊,涵养个人之心灵。若画格庸俗,实得其反,只图淫人之耳目动人以侈心,画何益于世也。

  孔子与子夏论诗曰“窥其门,未入其室,安见其奥藏之所在呼,前高岸后深谷,伶冷不见其里,所谓深微者也”。窥其门要想入其室深如其堂奥,必先择一家法而久研之,古人云:“眼高手不能不高”,目的是先专攻一家,用前辈大师的眼光把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到一定高度,而后再去审视传统各家各派的艺术发展规律,吸取借鉴所需吸取的东西,融众家之长为我所用,便是其一。其二研究的艺术容量之大,技艺之高,道眼之明,当然自身的笔墨能力,思维应变能力,认知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,加上不断的深入生活,积累大量的创作素材,自然作起画来不但得心应手而且出手不凡,艺术效果及格调品位当自高雅。王石谷曰:“以元人笔意运宋人丘壑,而泽以唐人之气韵,乃为大成”。此翁之论,实为搔痒戳痛之语。


  道德学问画之灵魂,西洋美术重技术,重物象形态的真实刻画。而与哲理和精神意会去之甚远,与中国文人画重学问,重人品大逆其旨,中国画重形而上“道”,西洋画重形而下“器”。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文人画家是画学问、画修养、画道德情操。简练的笔情墨趣,亦能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国文人的精神内涵,囊括着道德学问的修养。东坡有诗云:“论画以形似,见与儿童邻。赋诗必此诗,定非知诗人。诗画本一律,天工与清新。”东坡之言外之意,不是不要形象,而是以神情求其形似。因而齐白石说:“太似则媚俗,不似则欺世,贵在似与不似之间”。众所周知,诗人观察生活,不是观察事物本身的过程,而是体悟事物内在本质给诗人心灵深处的启示是什么。所以说诗能传者全在灵性,只可意会而不在言传。这就要求画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。扩大视野修养性情。不仅具备画家的情趣,诗人的胸襟,哲学家的理智,政治家宏观全局的能力。纵观中国画史,如唐画家王维是一位诗人,政治家、佛学家,是以诗境入画境的典范。如东坡云:“味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,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。”诗曰:“蓝溪白石出,玉川红叶稀,山路元无雨,空翠湿人衣。”诗中之意在情不在形,其境界令人神往,画也应该如是。 

  画道:“至广大,至精微”徐悲鸿先生的格言。广大者,宏观气象也,大气磅礴,气势恢宏,和谐整肃。“至精微”既指境界,也言笔墨。境界入微,笔墨渺秘,意味诡奥,重在意度的分寸把握。笔墨繁密,精致入微,泼墨、惜墨实指一工一写。大者易察微者难辨,画者之人不可不修炼明察秋毫之眼。古人云:“柔之与弱也,刚之与暴也,俭之与啬也,厚之与昏也,明之与刻也 ,自重之与自大也,自谦者与自贱也,似是而非。作诗与书画不可不辨者。淡之与枯、细之与纤、朴之与拙、健之与粗、华之与浮、清之与薄、厚重与笨滞、纵横与紊乱、亦似是而非”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。重在分寸意度的洞察。东坡云:书画当以气韵胜人,不可有霸滞之气,有则落流俗之习,安可论画。气韵生动论画点睛之语,笔墨神韵,贵在生动活脱。杜甫评画云: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,寄妙理于豪放之外。”笔墨豪放而不是失矩,意在气韵畅达而无霸滞之气。笔取气,墨取韵,墨赖笔以发之,故写意画用笔如写行草书,笔墨生辣枯润相克相融其趣在,轻松自如,不自缚,自宠人,一任笔墨为神驶心驰,看似笔墨游戏,妙在游戏笔墨而不越距。已离画工之度数,而得诗人之清丽也。

  笔墨二字,不仅是中锋侧锋用笔,积墨泼墨之语,也不完全是点线面的解释,笔墨更重要的解释应归结于笔墨形态符号。抽象的笔墨形态若用得当,更显得其妙无穷。沈宗骞曰:“有意于画,笔墨每去寻画,无意于画,画自来寻笔墨,盖有意不如无意为妙”。无意于画者,洒然出之,有自然流行之致,回旋往复之宜,八面来风,腕底神行,天机自然活泼,生机自然勃发,神情自然飞扬,其不怡神呼。杜甫评画又云:“当其下笔风雨快,笔所未到气以吞”画者之气度,机趣、气势逼人也。笔力奋疾,境与性会,气韵当自胜人也。

  宗炳云:“山水以形媚通,万趣融其神思,畅神而已。”山水画自唐宋各法已趋完备,至元代文人画兴起,其文人画作,古往今来旨在借山取水以抒怀于吾。自然山水之形态体势,仅是传达主体情感之媒界,画山意不在山,画水意不在水,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情意间耳。

  好画是写出来的,书法入画法已久,近现代大家,无不在“写”字上大费苦心。近代大家吴缶庐以石鼓笔法入画,得凝重之致,齐白石以篆书笔法入画得生拙雅厚之致,傅抱石笔法潇散得飘忽神驰之致,潘天寿笔法坚硬挺峭得霸翰冷逸之致,黄宾虹笔法以汉篆参以行草一波三折入画,得超然灵变之致。具别开生面自成家数。

  山水画要重视传统,讲笔墨、精皴法,功力讲到位,以上诸多因素,统归于学问、修养底蕴,这些对于山水画创作是至关重要的,但更重要的是,底蕴与现实生活,情、境、意的融会贯通,这仍是作画之手段不是目的,目的是在画作中,首先扑面而来的是神情、气格、意韵,机趣,而不是传统功力之表现。担当和尚云:“若有一笔是画非画也,若无一笔是画亦非画也”,此语当深意会之。

山水画通常人们讲气势,而气势的审美特征是撼人心扉,惊人心魂。这仅是山水画审美的第一境界。古人云:“让人惊不如让人喜,让人喜不如让人思。”思是高境界,思是作品有内涵、思是容情、境、意、趣、理的总合,故此中国画融学问、修养、情操、才情于一炉,而最高境界称之为“炉火纯青”

 
分享到:
关于书画群   人才招聘   书画群动态   联系我们   网站地图   版权说明   免责声明   隐私权保护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15 书画群 豫ICP备13015762号-1 版权所有
注:本站上发表的部分内容均来自网络或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书画群的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技术支持:三一网络
关闭